第4章 清水寺无印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李伯清决定离开这个充满异样气息的地方,他绕过那些身着古装、行为举止古怪的人们,踏上了寻找线索的旅程。
他必须弄清楚自己究竟身处何方,这突如其来的穿越让他感到莫名的恐慌。
沿着山路而下,周围的景色与来时的模样颇为相似。
他心中暗自推测,这里应该还是龙泉山,只是不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时代的龙泉山。
他继续前行,一路上看到了许多身着古装的人们,他们或虔诚地朝拜,或忙碌地生活,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。
他试图与那些古装人交流,但语言还有代沟,只是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他这个“异时空来客”。
夜幕降临,李伯清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旁。
他决定在这里过夜,利用背包中的野外生存装备来度过这个陌生的夜晚。
虽然背包还有食物,李伯清也不敢食用,或许穿越瞬间,已过千年。
他生起了火堆,利用连弩在小溪中捕捉到了一条鲤鱼。
烤鱼的过程中,他回想起自己的过去,以及那个熟悉的世界。
作为一个有过军旅生涯的人,锻炼出强健的体魄,也为了抗衡身体里面未知的东西,而他也因此喜欢上了冰刃弓弩这些武器。
他的连弩是自己亲手打造的,可以五连发,融入了不少现代科技。
李伯清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挑战。他必须学会如何在这个古代世界里生存下来,同时寻找回家的方法。
李伯清坐在小溪旁,手中烤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
但他的心思并不在食物上,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。
夜色渐浓,李伯清吃完烤鱼,整理好行囊,准备休息。
他深知,只有保持充足的体力,才能应对未知的挑战。
他躺在地上,望着满天繁星,心中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:愿自己能够早日找到回家的路,与亲朋好友团聚。
然而,命运似乎并不眷顾李伯清。
在熟睡中,他被溪水的涌动声惊醒。
他立刻警觉起来,因为长期的部队训练让他拥有了敏锐的直觉。
他隐隐约约看见两个黑衣蒙面男子,手握长刀,正悄悄接近自己。
李伯清连忙伸手掏出连弩,做出防御姿势。
他心中一惊,难道刚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就要交代在这里了吗?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心中的慌乱。
两个蒙面男子对视一眼,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还有人。
此时气氛变得十分紧张,一场生死较量即将展开。
“不要过来,我们无冤无仇。”李伯清试探道。
两黑衣人只是对视一眼,根本不理会李伯清,其中一个黑衣人喊道:“上,先解决掉麻烦。”
两人一拥而上,两把长刀向李伯清砍去。
李伯清心中一紧,怎么这古代打架,都不报个名号啥的吗?
但他没有退缩,迅速瞄准目标,一支弩箭飞出,射向右边的黑衣男子。
由于紧张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,他的箭射偏了,只是射中了对方的左臂。
双方都感到意外,但战斗并没有因此停止。
两个黑衣人的长刀继续向李伯清砍去。
李伯清闪躲不及,腹部中刀,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衣服。
李伯清明显感觉到自己和对方不是一个级别,对方的刀法凌厉,刀未至寒气先至。
顿时,寂静的空气中突然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响动。
从清水寺下山的无印和尚无意间路过,目光被吸引,只见两名黑衣蒙面人,手持寒光闪闪的刀,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一位奇装异服的男子。
那位男子,自然是李伯清,腹部已受伤,身穿五彩斑斓的衣裳,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走来的异客。
无印和尚身形一动,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根长棍。
他挥棍如风,棍影重重,快速而准确地攻向两名蒙面人。
蒙面人见状,连忙挥刀抵挡,但男子的棍法实在太过精妙,他们的刀法根本无法近身。
一时间,只听得棍棒与刀刃相撞的“铛铛”之声,在这寂静的夜空中回响。
蒙面人被男子的棍法逼得连连后退,他们的眼神中开始流露出惊恐之色。
终于,在一记雷霆万钧的棍击之下,两名蒙面人再也抵挡不住,手中的刀被震飞,人也随之倒地不起。
无印和尚收起长棍,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。
这一幕,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武打戏,却又充满了真实与紧张。
李伯清站在那里,久久无法回神,心中对这出现和尚充满了敬佩与好奇。
脚下的泥土晦暗潮湿,或许冒险与危险将会成为了李伯清来到这个世界的常态。
在两名黑衣人的追击下,他仅凭着本能的反应和浅薄的武功,拼死抵挡。
而突如其来的和尚出现无疑是他脱险的转机,两名蒙面男子落荒而逃。
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,这才意识到了自己刚刚有多么的危险。若不是这位突然出手相助的和尚,今日恐怕他的命就捏在了蒙面人手中。

无印的声音再次回荡在空气中,他的话平静却又透着一丝深意:“施主,龙泉山并非什么危险之地,只是敌国细作偶尔会出没。”
李伯清冷汗直流,对于和尚的武功而言,算不上危险,而对于自己却是生死一线,但还是感激地点头:“大师之恩,李伯清没齿难忘。”
无印和尚面露温和的微笑:“善哉善哉,施主言重,只要善心当先,自有神明庇护。”
伤口已经处理,尽管身体还有些微弱,但李伯清的心态却是笃定。
他邀请这位神秘的和尚同坐一火,无印躬身答应了。在夜幕的遮护下,两人一旁的篝火显得愈发炽热。
无印和尚对于李伯清那现代人的打扮似乎十分新奇,以为他是出家人难得的俗家弟子。
交谈间,李伯清以诚恳的语气道出了心中的困惑:“大师,我对这里还有许多不解,能否请您赐教?”
“小僧无印。”无印和尚温和地应着:“李施主何必如此礼貌,有何不解尽管问来。”
李伯清听闻无印散发着淡淡的慈悲之意,心中微觉得安,便开口询问了那些关于这个乱世的细节。
无印本是清水寺中一名出家人,他缓缓说道:“时代乱世,四处战火,见到太多苦难百姓,便下山欲报效国家。”
“难道无印兄已决心不复归山林?”李伯清好奇又惊叹,他能感受到对方言语中所传递的坚定与寂寞。
无印叹息一声,眼神深处淌过一丝澄澈:“乱世之中,更需慈悲。”:“施展慈悲,并非只有园寺之中才能做到。留在这纷扰的世间,我希望能尽我微薄之力,缓和一些苍生之痛。”
和尚的言语,让李伯清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共鸣。
他开始对这位名叫无印的和尚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敬意,也对这个充满战乱的世界充满了想要改变的欲望。
火苗摇曳间,将两个男子的剪影投射得长长的,伴随着噼啪作响的木柴,他们的阴影似乎也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。

sitemap